180平米装潢效果图-三维家
早在国家的十三五规划中,就对光伏市场的装机容量做了明确规划,即总容量为150GW,其中,分布式电站70GW,地面集中式电站80GW。
发展清洁能源思路已定,相信分布式光伏,会越来越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,为我们带来穿过迷雾的阳光。每年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:1200000KWh0.015KG/KWh=18000KG=18吨。
这进一步印证了2017年乃至整个十三五的政策导向:资源向分布式光伏和光伏+应用倾斜。不仅作用于环境,分布式光伏还具有非常高的投资价值。2017,让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吧!。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起,自由呼吸,是我们生存,最基本的权力。按照国家发改委的通知,2017年1月1日之后,一至三类资源区新建光伏电站的标杆上网电价分别调整为每千瓦时0.65元、0.75元、0.85元,比2016年下调0.15元、0.13元、0.13元。
再细化一点,给大家看看北京市1月4号到5号的48小时内,城区内的空气质量到底是怎样的:(图片来自小编朋友圈)看看现在的空气质量,谁都无法逃离。1月3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了大雾红色预警,这是自我国2014年大雾预警标准修订后,中央气象台首次发布大雾红色预警,同时继续发布霾橙色预警。能源互联网有两个关键的节点,一个是冷热电联供,它是多种能源转换的枢纽;还有一个就是氢燃料电池,它既可以发电,又可以供热,还可以实现可再生能源制氢、氢气的消纳。
电力改革涉及到发售配售这几个环节,刚才我说了几个定义,有交易价格、有批发价格,最后终端价格,每个价格都不一样。我们2015年开展的叫第二次电力体制改革了,第一次是2002年5号文,现在是9号文。实际上,光伏发电也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,包括基础的技术、产品开发,以及设计、应用环节的技术开发、应用方式、安装方式,其中有很多的技术内容。在电力交易市场化改革的大背景下,对于行业内许多投资者而言,投资了一堆的分布式光伏电站,未来的出路在哪里?是拿在手里坐收电费?还是主动探索电力交易的新模式?带着这些问题,以及对分布式光伏投资的未来商业模式的思考,在2016年12月22-23日由的2016首届中国分布式光伏品质建设高峰论坛上,数位来自能源互联网、电力市场及光伏领域的专家大咖,围绕能源互联网的创新、能源互联网的定义、分布式发电市场如何转型、电力市场改革的障碍等业界关注的话题,展开了精彩的交流,并与现场观众激情互动。
抓住这两个枢纽,才能实现多种能源的转换。一个是提高品质,一个是降低成本。
但是,中国现在明显没有这么灵活的一个电力市场,现在我问一下范老师,我觉得目前中国还没有一个开放的电力市场,您认为,中国的电力市场有哪些政策方面的障碍?如果要形成电力市场,从政策层面我们需要逾越哪些障碍?范征:这个问题可能比较大,难以一句两句去概括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刚刚在起步,我觉得这是一个方面。我想,大家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,这样也有利于产业更好地发展。于金辉:您说是以负荷入手,还是以需求?叶东嵘:还是由用户来决定。
我觉得,创新不需要太多的造势,创新需要潜下心来,踏踏实实地去研究,太多造势其实不利于创新。在现阶段、现有技术条件下,要根据资源条件,更要根据用户侧的需求去结合。于金辉:也就是说,现在还是从发电侧考虑去建分布式电源。储能电池这么多,每个去定个价,那就太复杂了。
另外一个目标,则是进一步降低发电成本,能够真正成为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替代能源,甚至未来成为主力能源。大家可能搞不清楚,为什么分布式光伏可以报价的话会报那么低呢?实际上,剩下的钱都是补贴的钱。
首要的,我觉得还是以用户的需求为主。能源互联网的定义,首先是要解决能源的问题于金辉:谢谢冯老师!我也学习了您写的书,很震撼!我还有一个问题,关于能源互联网的定义,您能不能再讲一下,是所有电源连在一起就叫互联了?还是电源和负荷连在一起叫互联?或是有其他层面的定义?冯庆东:这个问题很好。
冯老师,对这个问题,您有什么可以补充的吗?冯庆东:我觉得刚才范征老师讲得很好。一开始,肯定有不同的认识。于金辉:我想了解一下,这种定价是怎么定价的,它的定价体系是什么?范征:您这个问题比较好!前一段时间,我们还开了个储能定价的讨论,讨论储能怎么去定价。所以,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并不是就是搞纯电动汽车,还有天然气、氢燃料电池汽车。我们国家的电力市场还处于初期,刚刚开始,而且长期合同、长期交易占很大的比重,而无现货市场。我们能源转型、能源互联网不是说不计成本长期这样发展下去的。
我说的智能电网,是致力于解决用户侧用能的问题,包括微网,包括分布式发电,我是非常赞同在用户侧用能问题能够妥善地解决。这样的话,这个市场机制才是灵活的。
但是,能源互联网首先要解决的是能源的问题,这是第一。现在冷热电联供刚刚引起重视,另外一个枢纽氢燃料电池,我们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。
这个EEG,是你所有销售的成本所有发电成本加起来,才占整个一度电电费的50%多,剩下一部分全是补贴,这个补贴是通过国家的银行帐户补给了新能源发电企业。但是,很多普通的民众对这个事情的理解可能并不一定那么清醒,我个人深有体会,我第一次在德国付电费,拿到那个账单,我一看,电费里面大约有50%的部分叫EEG。
实际上,光伏发电也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,包括基础的技术、产品开发,以及设计、应用环节的技术开发、应用方式、安装方式,其中有很多的技术内容。那未来四五年大家做什么?我们觉得,还是要进行以用户、以市场需求为主导的分布式能源站,或者分布式光伏、分散式光伏的建设。比如全世界做电力改革比较早的英国,是1989年搞电力改革,这是配合当时撒切尔夫人整个改革的一小部分。抓住这两个枢纽,才能实现多种能源的转换。
于金辉:就是说,您觉得分布式发电先要演进到微网。另外,除了法律法规要求的补贴之外,我是不是还愿意一度电多花一分钱、两分钱,去买100%的纯新能源电力?如果这样,我个人觉得,新能源的发展,就像刚才叶总介绍到的,也不需要去挨家挨户去问要不要装光伏,而是形成一个良性循环,因为新能源的售电商可以拿这个钱返回去投光伏电站,就是一个良性的循环,这在欧美国家是经常发生的,加州、德国、丹麦,很多绿色售电公司在做这样的事。
还有就是使电能转换成气,气体能源未来比较有前景的还是氢气,主要是制氢,制氢以后,才能用氢燃料电池去发电,用氢燃料电池来启动新能源汽车。为此,我们戴所长主编了一部中国的《重塑能源》,建议大家关注。
于金辉:每个人的账单都显示那个补贴?范征:是的,都显示EEG。对于分布式光伏发电怎么能够跟能源互联网结合,光伏也经过了从小到大、从高成本到成本不断下降、从特殊场合应用到更大范围应用的过程,从以往开始做一些互补、并网,到目前也提了更多概念,比如微网,甚至是能源互联网家族一员,一步一步地往前在前进、在提升。
分布式发电先要演进到微网于金辉:谢谢冯老师让我们学习了很多。我们觉得,有一些关键技术还需要深入地、长时间地去研究,在技术上真正取得突破,如果忽视了物理设备和信息采集,包括自动控制技术方面的研究,顶层的很多功能都会受到限制,这是第一。实际上,光伏应该是这个网络的一环或者是这个大树的一个末梢,或者叫叶子,或者叫根部,是作为多能互补的可再生能源领域里的一种新能源方式。实际上真正成熟的电力市场中,就给一个市场价格,然后把电力分成不同的产品,有响应电网需求调频的服务,有普通的供电服务,价格是不一样的,波动是不一样。
在电力交易市场化改革的大背景下,对于行业内许多投资者而言,投资了一堆的分布式光伏电站,未来的出路在哪里?是拿在手里坐收电费?还是主动探索电力交易的新模式?带着这些问题,以及对分布式光伏投资的未来商业模式的思考,在2016年12月22-23日由的2016首届中国分布式光伏品质建设高峰论坛上,数位来自能源互联网、电力市场及光伏领域的专家大咖,围绕能源互联网的创新、能源互联网的定义、分布式发电市场如何转型、电力市场改革的障碍等业界关注的话题,展开了精彩的交流,并与现场观众激情互动。我有一个问题是问吴老师的,您是咱们的前辈,现在也在搞企业了,我想问您一个关于这个市场转型的问题。
我们发现,按照现有的市场规模和政策导向,到2020年以前,可能整个光伏行业或者风电行业的增长速度,都要远远低于前几年。所以,并不是说把所有的电源连到一起就是能源互联网,也不是说把所有的电网连到一起就是能源互联网,这样理解可能是比较片面的。
分布式能源站的建设,应以用户和市场需求为主导于金辉:谢谢吴老师!我觉得您这是经过市场的摸爬滚打之后,总结出来的一个非常好的建议。我先问一下冯老师,关于能源互联网的创新,需要注意哪些问题?冯庆东:很高兴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个事情的看法。
#相关推荐
-
评论列表 (0条)